首页 > 农业 > 农药

总因谣言被误解看待农药应科学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

  “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草莓打了膨大剂可致癌”……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旧饭重炒、花样翻新的谣言,让农药总以负面形象示人,饱受质疑。公众常常“谈药色变”,事实上,农药不仅是保护作物免受病虫草危害、保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卫士,跟医药亦是孪生兄弟。近年来我国农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都有了大幅提升,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管控措施和即将出台的农药管理新政策,都可以有力地保障农药使用安全。对农药,亟待加强科普宣传和正确认知。

  1

  农业离不开农药防病治虫最经济有效

  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中种植的植物会受到来自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干扰和侵袭。据日本植保协会的试验,病虫侵害可使作物减产达53%,国内有专家测算,连续3年不使用农药,农作物甚至会颗粒无收。历史上,爱尔兰1845年就由于马铃薯疫病大发生,使该国作为主粮的马铃薯几乎绝产,导致几十万人死亡,上百万人逃离家园,这就是非常有名的“爱尔兰饥馑”事件。

  据统计,在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蝗灾大暴发有500多次,蝗虫过后,庄稼绝产,引起饥荒,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农民起义。1956年我国北方麦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减产达到100亿斤,而当时小麦的平均亩产才50多公斤。因病虫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来自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小麦、玉米、水稻等三大主粮作物的病虫草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有加重趋势。粮食作物如此,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减产损失则会更大。“世界需要粮食,农业需要农药”。“世界如果没有农药,有一半人会因饥饿而死”,著名的农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这样说。

  众所周知,农药、种子、化肥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投入品。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草鼠害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据美国统计,由于使用农药,农作物产量明显提高,玉米可以增产100%,土豆可以增产200%,小麦的产量甚至可以数倍增长。现在,我们国家每年使用农药防治作物的面积近70亿亩次,使用农药30万多吨,挽回的粮食损失在30%以上。农业部每年都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虫口夺粮”植保行动,农药为保障粮食高产和产出品质好、数量足的瓜果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关阅读

Copyright© 鸡西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