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画面频遭直播 家用智能摄像头真的安全吗?
来源:互联网
智能摄像头大家都很熟悉了,它不需要复杂的设置,更不需要专门的布线,只需要接入WiFi就能远程查看家中的一切,对于家庭安防来说,这无疑是最为方便的选择,同时智能摄像头的入手门槛门槛也很低,一般只要一二百元的价格就能买到清晰度很高的智能摄像头了,不过智能摄像头就像一个有形的“眼睛”,大家对于对于它的安全性却普遍抱有怀疑态度,那么我们放在家中的智能摄像头真的安全吗?
智能摄像头有哪些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智能摄像机在传输视频内容的过程中会使用高强度的私有动态加密系统,确保数据传输及存储安全,而且用户对摄像机的每一次访问都受到加密保护,只有用户通过密码登录APP才能查看,同时监控视频可以选择存储在摄像头本地或云端存储,不过由于一些智能摄像头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智能摄像头成为隐私泄露的源头。
据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去年6月发布的关于智能摄像头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警示称,在已检测的40批次中,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或者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危害等。其中包括:
28 批次样品数据传输未加密;
20 批次样品初始密码为弱口令,或者用户注册和修改密码时未限制用户密码复杂度;
18 批次样品在身份鉴别方面,未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
16 批次样品对用户密码、敏感信息等数据,在本地存储时未采取加密保护措施;
10 批次样品操作系统的更新有问题,未提供固件更新修复功能或者固件更新方式不安全;
10 批次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在越权漏洞,同一平台内可以查看任意用户摄像头的视频;
8 批次样品未对恶意代码和特殊字符进行有效过滤;
5 批次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储的监控视频可被任意下载,或者用户注册信息可被任意查看。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