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导读

00后都年薪百万了 8090后拿什么抵御初老?

来源:互联网

  从辍学办微软继而成为首富的比尔盖茨,到偏科严重又叛逆的少年作家韩寒,时代从来不缺乏“厉害”的小朋友。

  而今的00后,更加快速地把自己的特长进行了变现。

  比如前段时间上了《奇葩大会》的木汁,17岁,做微信公众号,说自己月入10万,即便是自认为写得很一般的文章也能卖个好价钱。

  那个霸道小总裁李昕泽,声称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没办法了解互联网”,雷叔无辜躺枪……

  与他经历相似的,还有那个让撒贝宁惊讶不已的小CEO喻言

  她说自己在初三就成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我拿到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和奖金的时候,有很多的成年人还在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看完他们,是不是愈发小确丧了?

  现在的新生代这么强悍,曾经被指认叛逆的90后,这么快就成为被拍在岸边的前浪了?

  的确,我承认“天选之子”们的存在,可也许并没有那么值得钦羡。

  木汁创办公众号的初衷是“为了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再伤害我的人面前扬眉吐气”,她所认为爆款文章的套路就是“骂”。(以下摘自木汁的文章)

  李昕泽执掌的崇才公司,推出的产品饱受抄袭的争议。至于喻言,虽然侃侃而谈,但她口中的估值和融资额,也都有不少夸大其词的成分。

  当然,他们的勇气可嘉,只是火候还欠缺,有待历练。各位大叔和老阿姨客观看待,无需过分妄自菲薄。

  可有另一个问题不禁引人思考,为什么你会自愧不如呢?

  是生活的不如意,还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亦或是,已陷入初老的身体无法承载起还未实现的雄心?

  80、90后们,面对来势汹汹的“初老症”,如何与之抗争?

  别被“读书无用论”蒙蔽

  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辍学。可不读书并非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相反,教育程度低才是导致家庭收入低的直接因素。

  无论是正在读研读博的90后,还是孩子已步入学龄的80后,都别让自己或下一代摒弃学习,转而去寻找所谓的“成功捷径”。

  毕竟少数人的成功不可复制,想为未来生活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多学知识绝对是最直接也是最稳固的方式。

  看看现在在线教育和在职学位的学费有多贵,就应该能感受到“有文化”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了。

  暴富从来都不等于幸福

  回看这些吸金的00后们,甭管是靠卖微信文章还是开公司融资,似乎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突然一下就有钱了,其实这样不好。

  首先,来得太容易又太快的钱,往往很难守住。

  其次,过分“非主流”的赚钱方式容易误入歧途,比如谩骂、抄袭等等,都是灰色地带,最好远离。

  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拿工资过日子的,这一点也不可悲。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量化,转而创造财富,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只是在享受平凡的同时,能学会一些创造超额财富的技巧,就妥妥的告别了平庸。比如学习理财,尝试投资,把自己的现有资产做一个合理配置,通过投资收益为财富增值,是一种更加稳健且绵长的幸福。

  给自己多一份“安全感”

  这两年,“空巢青年”这个词频频进入舆论中心,养猫养青蛙可以是一种爱好,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多8090后用于寄托无处安放的爱意,和寻找缺失安全感的方式。

  其实拥有安全感不难。

  比如,少剁手,攒下一笔基金,用于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买车、买房、甚至环游世界;

  又比如,给自己做一份保险配置,意外险+重疾险。即使“初老”日益显现,也无惧因病致贫。

  最后,规划君想说,大部分人的生活本身就是普通的,没那么多戏剧化的跌宕起伏。平凡不等于平庸,孤单也不代表孤独,生活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改造。

  愿各位8090后,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相关阅读

Copyright© 中华财经在线网